在马家店街道江口古镇的长江之滨,松柏环绕的枝江市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这里,是29位在1949年宜沙战役中捐躯英烈的安息之所,更是大别山精神在鄂西热土上的光辉注脚。
从最初的散葬墓,到如今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的圣地,陵园的变迁无声诉说着枝江人民对先烈永不磨灭的深情厚谊与对崇高精神的永恒守望。
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9年7月。解放军第47军、第38军的将士们驰骋于酷暑炎天的荆楚大地,与江汉军区独一师胜利会师,揭开了宜沙战役的壮阔篇章。历时十天十夜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解放湘西乃至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在这黎明前的曙光中第一资本,29位英雄儿女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丹阳大地。由于战斗激烈,建制不断变化,人员调动频繁,这29名烈士的档案资料已无从查考。他们的名字虽沉寂于历史长河,但他们用鲜血熔铸的信念,那与“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同频共振的赤诚,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
1963年5月,枝江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修建了江口革命烈士纪念碑。2015年,枝江市委、市政府出资260万元扩建了烈士陵园。现在,烈士陵园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鲜万林是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也是陵园的守护者。他从军队退伍之后,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服从组织安排,自2022年来到烈士陵园,肩负起守护陵园的神圣职责。摆放、整理、擦拭、打扫……鲜万林每一次仰望高耸的纪念碑,内心都激荡着难以平息的崇敬。“我们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才换来的,所以我会在这里继续坚守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守护29名烈士的英魂。”鲜万林说。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目光中饱含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追思。他们凝望历史,不仅是为了触摸那段烽火硝烟中的钢铁意志,更是为了从中汲取跨越时空的精神滋养。七星台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张兵仰望着高耸的纪念碑,“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永远铭记先烈的宏伟业绩和英雄事迹,把吃苦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把革命精神继承好、传承好、发扬好。”
时光荏苒,这方不朽的丰碑始终矗立在长江之滨,默默注视着枝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焕发新颜。在这里,大别山精神的火种、革命战争年代的荣光,与新时代抗洪、抗疫斗争中淬炼的民族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汇聚成枝江人民面向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这座陵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永恒课堂。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丨黄杰成 王玺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